景德镇市贯彻落实《江西省服务业提速提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实施意见
(责任分工)
总体要求 | 贯彻落实省政府《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和省领导“服务业发展还需再发力”的指示精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水平为重点,加快我市服务业创新发展,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 ||||
目标任务 | 到2017年,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显著改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达到“五个明显”要求,即: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明显提高、贡献明显加大、集聚度明显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 | ||||
内 容 | 目标措施 | 责任单位 | |||
一、生产性 服务业 |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行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知名品牌,使之成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 ||||
1 |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 充分利用景德镇区域品牌优势,紧密围绕陶瓷产业发展,建设集设计、开发、展示、交易、服务于一体的陶瓷创意设计园区3~5个,集中力量打造5~8个示范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结合老城区保护利用与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建设,着力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到2017年,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 陶瓷工业发展局 | ||
2 | 电子商务 | 以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为重点,完善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培育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到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主要措施:一是发展一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二是扶持一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三是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 商务局 | ||
3 | 物流业 | 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核心,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物流园区,到2017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主要措施:一是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二是整合物流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四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 交通局、发改委 | ||
4 | 金融服务业 |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17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突破25.38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7%。主要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二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 金融办 | ||
5 | 信息服务 | 抓住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充分挖掘信息消费潜力,到2017年,全市信息消费规模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超过0.8,进入中部地区先进行列。主要措施:一是落实“宽带中国”江西工程,构建信息消费“高速公路”。 二是提升软件产业服务支撑能力。三是推动“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四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 工信委 建设局 | ||
6 | 科技服务 | 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着力构建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是科技孵化器服务。二是加强科技中介体系建设。 | 科技局 | ||
7 | 研发设计 | 创新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攻克一批制约企业生产和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主要措施: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强化技术转移服务。三是推进产学研用科技协同创新。 | 科技局 | ||
8 | 商务咨询 | 着力构建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功能完善的现代商务咨询服务体系,推动商务咨询服务大众化、便利化和专业化发展。主要措施:加快发展资产管理、兼并重组、财务顾问、后勤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矿业权评估、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大力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工程咨询等提升产业发展素质的咨询服务。加强人资源和品牌建设,建立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打造一批以中国江西人才市场为龙头的综合型、专业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托江西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维修服务,提升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水平。建立商务咨询服务集聚区,引导各类中介机构集聚发展。 | 商务局 | ||
9 | 节能环保服务 |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主要措施:一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做精、做专、做强为方向,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公司,引导技术研发、投融资等机构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二是大力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为重点,推进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进程。三是发展生态环境监测、环境咨询、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评估、能源审计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体系。 | 发改委、环保局 | ||
二、生活性 服务业 | 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商贸等行业,打造全国和区域服务业品牌,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建设旅游强市和文化名城等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行业,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 ||||
1 | 旅游产业 | 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力争到2017年,将我市成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品牌,全市旅游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6名。主要措施:一是城市旅游。二是陶瓷文化旅游。三是会展旅游。四是休闲度假旅游。五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六是户外旅游。七是医疗养生旅游。 | 旅发委 | ||
2 | 文化创意 产业 | 围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传媒的引领作用,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到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过187亿元。主要措施:一是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二是拓宽文化遗产开发。三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 文广新局 | ||
3 | 商贸业 | 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实现大转型”的总体要求,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2%以上。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城市市场建设。二是推进农村市场建设。三是加强大型市场建设。 | 商务局 | ||
4 | 养老服务业 | 按照政府保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原则,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推动养老服务提供由以政府为主向以市场为主转变,到2017年,全市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35张左右,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措施:一是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二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机构养老。 | 民政局 | ||
5 | 健康服务业 | 加快构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形成防治并重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市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达到4.5张、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合格全科医生1.2名。主要措施:一是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二是培育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三是促进全民体育健身。 | 卫计委 | ||
6 | 家庭服务业 | 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初步建立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家庭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年家庭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主要措施:建设市、县两级家庭服务业示范中心和省、市、县三级联通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业规范、标准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家庭服务业,促进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重点培育1-2家家庭服务企业,家政服务员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实行员工制的员工比重达到70%。鼓励各类人员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全市每年培训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800人,新增就业人员4800人。政府向具有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开展购买服务试点。 | 民政局 人社局 | ||
7 | 房地产业 | 推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措施:一是调节房地产市场供应。二是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三是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 | 房管局 | ||
三、政策措施 | 主要是实施“一产一策”。在市场准入、土地、财税、金融、价格、人才、统计、考核、信用体系等九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制定一批管用的政策措施,为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的良好氛围和良好环境。 | 各相关单位 | |||
四、推进落实“六大工程” | |||||
1 | 重大项目推进工程 | 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库,每年遴选10个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其中,新兴服务业项目达到50%以上),加大政策扶持,集中协调推进。 | 发改委、各县区 | ||
2 | 优势企业培育工程 | 积极推进服务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探索建立市领导联系帮扶制度,鼓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行业龙头集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鼓励建立大企业、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促使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 | 发改委 | ||
3 | 品牌和标准化创建工程 | 制定实施服务业品牌培育计划,着力培育2-5个服务业知名品牌,鼓励服务业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组织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支持制定一批省级地方行业标准和行业服务规范,争取有一批上升为全国行业标准,打造服务业核心优势。 | 发改委、市场局、各县区 | ||
4 | 服务平台支撑工程 |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引进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参与,在企业孵化、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方面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 发改委、工信委、各县区 | ||
5 | 集聚发展提升工程 | 按照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布局协调的原则,重点培育5-10个技术领先、模式创新、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发改委、各县区 | ||
6 | 改革试点示范工程 | 每年有重点推出一批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智慧城市和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生产性服务业试点工作,着力破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 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委 | ||
附件一: 景德镇市服务业发展各项指标及责任单位 单位:亿元 | |||||||||
服务业 | 2014年 | 占比 | 2015年 | 占比 | 2016年 | 占比 | 2017年 | 占比 | 责任单位 |
254.1 | 34.4 | 276 | 34.5 | 312 | 36.0 | 351 | 37.5 | ||
七大类行业指标 | 2014年 | 增速 | 2015年 | 增速 | 2016年 | 增速 | 2017年 | 增速 | |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 政业 | 39.7 | 4.2 | 43.9 | 8.6 | 49.0 | 11.5 | 55.5 | 13.3 | 交通局 |
2、批发和零售业 | 61.8 | 6.5 | 65.6 | 6.1 | 75.2 | 14.7 | 83.9 | 11.6 | 商务局 |
3、住宿和餐饮业 | 16.7 | 6.5 | 16.9 | 7.2 | 19.7 | 10.9 | 22.5 | 14.7 | 商务局 |
4、金融业 | 15.5 | 15.2 | 18.4 | 19.1 | 20.3 | 19.2 | 23.2 | 14.2 | 金融办 |
5、房地产业 | 11.9 | 2.0 | 13.6 | 5.0 | 15.0 | 6.0 | 17.2 | 10.0 | 房管局 |
6、营利性服务业 | 39.7 | 9.5 | 43.3 | 9.1 | 48.7 | 12.2 | 54.4 | 11.7 | 发改委、电信公司 |
7、非营利性服务业 | 68.9 | 7.8 | 74.3 | 7.9 | 84.1 | 13.1 | 94.4 | 12.2 | 财政局 |
其它相关指标 | |||||||||
服务业固投 | 159 | 215 | 288 | 374 | 发改委 | ||||
服务业税收(地税、国税) | 35.8 | 3 | 36.9 | 3 | 38 | 3 | 39.1 | 国税局、地税局 | |
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 108 | 130 | 156 | 187 | 文广新局 | ||||
旅游主营收入 | 200 | 31.9 | 240 | 20 | 283 | 18 | 337 | 19 | 旅发委 |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个) | 4 | 5 | 7 | 8 | 发改委 | ||||
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个) | 3 | 4 | 6 | 7 | 发改委 | ||||
省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个) | 10 | 15 | 20 | 25 | 文广新局 | ||||
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个) | 0 | 1-2 | 商务局 | ||||||
新增服务业就业人口 (万人) | 0.65 | 0.81 | 0.97 | 1.13 | 人社局 | ||||
旅游产业集群 | 2个 | 2 | 2 | 3 | 旅发委 | ||||
省级著名商标 | 0个 | 1-2 | 2-3 | 3-4 | 市场局 |
3. 研究制定服务业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和市、县(市、区)服务业发展状况评价办法。(发改委牵头)
附件二: 2015年景德镇市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计划
2015年,结合我市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以实施“一产一策”、推进“六大工程”为抓手,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具体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启动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服务业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全市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发改委牵头)
2.制定《景德镇市贯彻落实服务业提速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发改委牵头)
4.编制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发改委)
5.制定《关于鼓励和引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意见》,开展PPP模式示范。(发改委牵头)
6.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旅发委)
7.修订《景德镇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财政局)
8.研究制定推进我市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场管理局)
9.研究制定《景德镇陶瓷促进与保护条例》(陶瓷工业发展局)
10.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商务局)
11.推进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提出建立政府统计和行业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方案。(统计局牵头)
12.研究制定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国土资源局)
13.制定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科技局牵头)
14.编制全市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民政局牵头)
15.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国税局、地税局)
16.制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体育局牵头)
17.《景德镇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2015年-2017年)》、《景德镇市免费无线WiFi建设方案》(工信委)
18.力争扶持申报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2个服务业龙头企业。(发改委)
19.推进陶瓷二维码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打造景德镇陶瓷品牌。(工信委)
20. 推进老城区保护利用、赣东北综合物流园项目建设。(国资委)
21.推进长运物流园项目建设。(交通局)
22. 推进一院内科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卫计委)
23.推进景德镇市落马桥元青花遗址保护和利用工程、明清窑作陶瓷文化遗址综合保护老城棚户区改造、陶邑陶瓷文化创意服务平台、东城老工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省陶瓷公司)
24.全面落实全省100个重点景区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旅游基础工程。(旅发委)
25.推进5A级景区和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发委)
26. 乐平市围绕商贸物流和化工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赣东北商贸城、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中心、光和商业广场商贸综合体、化工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城市申报工作。
27.浮梁县围绕绿色生态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瑶里风景区旅游文化集聚区、茶叶产业文化集聚区建设,争取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抓好赣东北物流园项目建设。
28.珠山区围绕文化产业发展业态,重点打造三宝瓷谷、甲骨文智慧陶瓷产业创新云平台项目,推进商铁商务区建设。
29.昌江区围绕旅游及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郭璞峰休闲旅游度假区、荷塘生态旅游,推进“宁封窑”陶瓷文化创意基地、景德镇学院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景德镇昌南陶瓷电子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30.高新区围绕航空、科技服务产业,重点推进昌南慧谷航空产业孵化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园五区)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杭州官庄网络科技公司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落户。
31. 陶瓷工业园区围绕陶瓷文化产业,重点推进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园(名坊园二期)建设。
32. 昌南拓展区围绕新型城市体系服务产业,重点推进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城市规划馆、图书馆、档案馆、市民办证中心等)、陶瓷文化旅游城、绿地陶瓷电子商务创业园、新城综合大厦、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新区配建义务教育学校等项目建设。
附件三:各单位服务业数据责任区分
发改委:十大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牵头协调(统计部门负责数据收集、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调度)、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
财政局:非营利性服务业(财政八项预算支出)
交通局:交通业(道路运输周转量、水上运输周转量、铁路运输周转量、航空运输周转量)
邮政局:邮政业(邮政业务量)
商务局:住宿和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批发业、零售业)、电子商务交易额、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人民银行: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股票交易额
保险协会:保费收入
房管局: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从业人员、房地产从业人员劳动工资、居民自有住房
移 动:电信业务总量
电 信:电信业务总量
联 通:电信业务总量
人社局:服务业就业人口及占新增就业人口比例
金融办:金融业
地税局:服务业税收
国税局:服务业税收
文广新局: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旅发委:旅游总收入和人数、旅游产业集群
统计局:服务业核算